找到相关内容51918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缘起:传统的诠释是错的吗?

    批评《清净道论》的三世缘起观学问最好的一。他提到三世缘起观是婆罗门的产物,而且是假设有一个永恒的「我」的前提下。若是进一步缩小范围,争议的重点是在于缘起的第三支,识的作用(vi??āāna),它是...:267)。  68. 一般而言,欲界包括了、魔、鬼魂和动物。色界是天界。无色界包括了如非想非非想处天。(Collins: 1982:217)。《摄阿毗达磨义论》提到不同业和异熟的一些细节。主要能...

    Michael S. Drummond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2571284.html
  • 智顗“四意消文”的解经方法论

    二者代表的是对经文的解构活动部分,其中因缘释及约教释是由如来宣讲一经之时、地、、理、机应等因素的解构﹔本迹则是多重地对一一诸法作本体与迹象对立之解构,与迹象即本体之色香中道的重构理路之提示。不过重构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871339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(初分)

    善趣恶趣中爱非爱自体种种差别之缘性故。此中第一缘起若愚藏识或分别从自性因起,或分别从宿作因起,或分别无因无缘。若愚第二缘起,于我分别作者受者。如有众多生盲士夫,未曾见象,由有余说示彼象,由是诸盲或触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6.html
  • 西藏传本摄大乘论

     自体种种差别之缘性故。  此中第一缘起若愚藏识或分别从自性因起,或分别从宿作因  起,或分别无因无缘。若愚第二缘起  249页  ,于我分别作者受者。如有众多生盲士夫,未曾见象,由有  余说示彼象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0471717.html
  • 延寿、宗密“禅教合一”论之歧义

    523.  [13] [唐]宗密. 遥禀清凉国师书[M].大正藏[C](册39).台北:新文丰出版公司,1983: 576.   [14] [宋] 智昭.天眼目[M](卷4).大正藏[C](册48).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973059.html
  • 林丽淑:和谐世界,从心开始 ——对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几项建言

    “六和敬” 作为僧团学习与生活之指导原则,和谐的理念,实在是佛陀教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。我们身为佛弟子,向佛学习;即使尚无法做到 “天人师” 的境界,最少,在为人处世方面,也要能作为世间的楷模。...

    林丽淑 ( 美国芝加哥华藏净宗图书馆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0573305.html
  •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

    :   今年几个月之中,极力冒充善知识,实在太为佛门丢脸。别人或者能够原谅我,但我对我自己绝不能够原谅,断不能如此马马虎虎的过去。所以近来对讲话的时候,绝不顾惜情面,决定赶快料理没有了结的事情,将“...有时出门很忙,也还要抽空写字给结缘,比如1938年,法师在给丰子恺居士的信中所说:   于泉州各地及惠安,演讲甚忙,写字极多,居泉不满两月,已逾千件”。同年十二月十五日,法师在承天寺致慈航居士的信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2373475.html
  • 唐法成《瑜伽师地论释》科

    如来虽有有为无漏,而无一切有漏余依故,亦说名无余依地。  于此地中,唯有清净真如所显甚深功德,离诸分别,绝诸戏论,不可说为蕴、界、处等,及、天等。若即若离,若有若无,所有名相,皆是假说有义。  此地...

    王孺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5073719.html
  • 论佛教逻辑中推论前提的真实性问题

    可以看到,这个论证式是一个标准的三段论第一格第一式(Barbara),这是一个有效的论证式,正如:所有人是有死的(喻),苏格拉底是(因),因而苏格拉底有死(宗)。  然而,正是这个论证式,在佛教逻辑中...

    汤铭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124473793.html
  • Traditional Sangha Community Management

    出生,重庆潼南,先后毕业于四川省佛学院、中国佛学院,现任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、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、成都文殊院住持等职。About the Author: Ven. Zong Xing, male, ...许多的相通之处。传统佛教中管理僧团的二部戒法、二十犍度,以及汉传佛教中的禅林清规及细则,包括有现代管理学中注重、财、物、个人和团队的管理要素。If we compare the core ...

    Ven. Zong Xing

    |Traditional|Sangha|Community|Management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50373854.html